霹雳-1导弹

霹雳-1
PL-1
类型空对空导弹
原产地 中国
基本规格
重量82公斤
长度2500毫米
直径200毫米

发动机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
翼展654毫米
作战范围6公里
飞行高度海拔2.5~16.5公里
速度2.5马赫
制导系统雷达制导

霹雳-1导弹中国的一种近程空对空导弹,仿制自由苏联引进的K-5导弹,现已退役。

K-5导弹又名K-5M,是蘇聯研製的第一種空對空飛彈,北約代號AA-1,1955年面世,首先用Yak-25截擊機試射,後來用於米格-19PM

发展历史

1958年,中国在引进苏联米格-19战斗机的同时也引进了配套的K-5导弹。K-5导弹是苏联第一代空对空导弹,弹体由无线电控制舱、自动驾驶仪操纵舱、横滚稳定自动控制和冷气舱、战斗部以及无线电引信舱、火箭发动机和电池舱五大部分组成。中国于1958年开始仿制,并将仿制型导弹命名为“霹雳-1”。霹雳-1导弹在1963年11月进行定型试验,1964年4月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。

米格-19或歼6战斗机可挂4枚霹雳-1导弹,导弹采用尾追攻击。但其实际射程极为有限,其飞行制导阶段的持续时间只有12秒,导弹必须沿着飞机制导雷达持续不断发出的波束飞行,大大限制了攻击作用[1]

由于没有国产化该型载机雷达,生产至1970年停产。

使用國家

参看

註釋

  1. ^ 中国霹雳系列空空导弹发展历程. 新华网. 2010-06-12 [2011-08-14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-06-13). 

參考文獻

  • Gordon, Yefim. Soviet/Russian Aircraft Weapons Since World War Two. Hinckley, England: Midland Publishing. 2004. ISBN 1-85780-188-1. 

外部連結

  • RS-2U - Air-to-Air missile at aviation.ru
  • K-5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at airwar.ru
  • (俄文)K-5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 at missiles.ru
 
近程对陆攻击
  • C-701
远程对陆攻击
  • 长缨-1
  • 长缨-2
  • 长缨-3
  • 鱼-8
 
近程
中近程/中程
中远程/远程
大气低层/内外反导
大气外反导/反卫星
  • 反击-1
  • 反击-2
  • 反击-3
  • 红旗-409
  • 红旗-26
 
短程对陆攻击
远程对陆攻击
反舰亚音速
反舰超音速
制导炸弹
  • LS
  • LT
  • FT
  • KAB-1500Kr
  • KAB-500Kr
 
短程空对空
超视距空对空
  • 灰色字体:已退役
  • x:從未裝備
 
 
 
 
陆基
海基
  • ABM-1-Galosh (5V61)英语ABM-1_Galosh
  • ABM-3/53T6英语53T6
  • S-500
  • A-235
 
陆基
海基
苏联的弹道导弹
部分轨道轰炸系统
GR-1 · SD-200A · R-36ORB
短程弹道导弹
R-1 · R-2 · R-11 · R-17 · 9K71“温度” · TR-1 · OTR-21 · OTR-23 · 9K720“伊斯坎德尔”
中程弹道导弹
R-3 · R-5 · R-12
远程弹道导弹
R-14 · RT-15 · RSD-10“先驱” · 15P666“速度”
洲际弹道导弹
R-7 · R-16 · R-9 · UR-100 · RT-1 · RT-2 · RT-20 · RT-21 · UR-100K · UR-100N · MR UR-100 · R-36 · R-36M · R-36M UTTH · R-36M2 · RT-23 · RT-23 UTTH · 矛-R · “信使”(15P159/15ZH59) · RT-2PM“白杨” · RT-2UTTKh“白杨-M”
潜射弹道导弹
R-11FM · R-13 · R-15 · R-21 · R-27 · R-29 · R-29R · R-31 · R-39 · R-39UTTh · R-29RM · R-29RMU · R-29RMU2“衬垫” · R-30“布拉瓦”